2023年“爱击剑”北京老山公开赛现场的少年“剑客”们(摄影 陈思阳)
(相关资料图)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吕倩媛):“我喜欢击剑带给我的一些瞬间,那些瞬间里,我不再是平常的我,我能看见不一样的自己。”一周前,16岁的吕佳伊专程从沈阳来到北京参加比赛。
8月4日,2023“爱击剑”北京老山公开赛的现场熙熙攘攘站满了孩子。他们身穿白色击剑服、头戴金属网面罩,当天的赛场上年龄最小的只有5岁,最大的也不过16岁。他们来自全国各地,连结他们的是那柄修长的铁剑。
8月的北京暑意正浓,数个来回,十余分钟,面罩下一张张稚嫩的脸上已经挂满了汗珠。
吕佳伊在U16女子花剑个人半决赛中以11:15的比分不敌对手,无缘决赛,她的北京之旅也就此告一段落。
比赛中的吕佳伊(右)(摄影 陈思阳)
这不是伤痕这是勋章
吕佳伊的右腿膝盖已经开始渗血。“旧伤口还没好全,今天又被剑刺到了。”由于出汗,贴在伤口上的创可贴有些脱落,她按了按创可贴,笑着说:“这是我的勋章。”
受伤,似乎成了击剑少年们的“家常便饭”。
来自南京的重剑选手章羽彤今年9岁,学习击剑两年半了。刚刚输掉一场比赛的她稍显低落。“这个位置有一个疤,当时被剑划开了一道口子,整个指缝都胀起来了。”章羽彤张开手,展示着指缝处留下的疤痕,深色的疤痕在白净的小手上显得有些突兀。
年仅6岁的许艺馨在U8男子花剑16进8淘汰赛后哭了。连打3场的他已经有些疲惫,倚坐在护栏旁抽泣着。他的右手在上一场比赛中被剑刺伤流血,这一场似乎有些力不从心。但他并不是在为伤痛而哭,而是对自己的失误丢分耿耿于怀。在妈妈的安慰下,他的情绪渐渐平复。许艺馨的妈妈告诉记者,许艺馨是一个挺争强好胜的孩子,很喜欢击剑对抗的状态,家里也非常支持他学习击剑,甚至已经为他制定了一个短期规划。
花剑选手张瑞薪的妈妈则为击剑带给孩子的伤痛忧心忡忡。“一开始其实是不太支持他练击剑的,因为受伤在所难免,看到孩子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就很心疼。”但由于张瑞薪的坚持,妈妈最终选择尊重孩子的意愿。作为这次公开赛的运动员代表,张瑞薪在开幕式上用激昂的誓词向所有人诉说了她对于击剑的热爱。
越走越孤独但总有人登上赛场
曾被看作是小众运动的击剑正愈发受到大众青睐。中国击剑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大众击剑近年来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
尽管学习击剑的人越来越多,但吕佳伊却感受到了孤独。“击剑这条路对我来说好像越走越孤独了。”吕佳伊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发现曾经和她一起练习击剑的小伙伴出于学业压力,渐渐不再去剑馆了,同年龄段的对手越来越少。原本总是常伴剑道外的教练也不会再紧随身后,时刻指点,更多的时候是让自己去思考和总结。这次来北京的初衷之一也是为了见识更多不同类型的同龄对手。虽然没有闯进前三,吕佳伊并不遗憾,对手就像镜子,让她发现了很多自身的问题,也消解了心中的那份孤独。
北京瑞剑击剑运动训练中心教练员黎阳谈到青少年学习击剑的现状时表示,大部分孩子把击剑当成一种兴趣爱好,所以上了中学就不会像小时候练得那么勤了,这很正常。当然也有很多孩子在坚持,比如希望成为专业运动员的孩子们。
王嘉喆就是其中之一。12岁的他个头很高,独自坐在场边的座椅上。“以后想做专业运动员吗?”面对记者的提问,“想”字从他口中蹦出,神情坚定。随着一声“王嘉喆准备”,他迅速起身,跑向了剑道。据了解,这个话不多的男孩后来在当天8进4的比赛、半决赛和决赛中均以10:1的比分击败对手,拿下了U12男子重剑个人赛的冠军。
本次公开赛的老将组和公开组比赛在5日和6日相继展开,而4日的赛场上,十多岁的少年便已算是“长者”。与已经在规划未来的师兄师姐们不同,赛场一隅,7岁的宋琳睿晨正在强势进攻。当被问起练击剑最开心的时刻是什么,宋琳睿晨忽闪着大眼睛回答:“得分!”在他7岁的世界里,得分、赢得较量意味着教练的夸奖和父母的礼物。对于自己“击剑生涯”的期待,宋琳睿晨说希望自己能赢得小组赛第一。再往后的打算,似乎已经超出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想象。
场馆里挥剑的呼啸声和清脆的长剑碰撞声仍在此起彼伏。比赛永远会上演,也永远会有人登上赛场。